农大女硕士:我在青岛养“国宝”

来源: 新华网 时间:2016年11月15日 10:30 字号: A A+

1

  (文/于泓 摄影/孙志文)在青岛动物园,有一对国宝大熊猫——“乐水”和“贝贝”。自从2014年来青岛后,它们绝对享受着高规格礼遇,住着特制的“套房”,吃着成都空运来的竹子。在山东青岛,市民只需花上8.5元,就能目睹“乐水”和“贝贝”的“萌样儿”,来青两年来,它们给市民带来了很多欢乐。

  “乐水”和“贝贝”的茁壮成长,自然离不开护理员的精心呵护。段美玲是青岛农业大学毕业的研究生,从两年前开始负责照顾“乐水”和“贝贝”。两年下来,她和“乐水”、“贝贝”已经成了一家人。近日,青岛新闻网记者来到青岛动物园,独家揭秘“乐水”和“贝贝”的生活点滴,也为你讲述大熊猫护理员段美玲的故事。

几点看熊猫最合适,你知道吗?

       11月9日早8点,对于大熊猫“乐水”来说,这是属于它自己的早餐时间。“这家伙今年10岁了,算是熊猫界里的中青年。”负责照顾大熊猫的饲养员段美玲告诉记者,“乐水”是个自来熟,刚来青岛的时候很快就适应了这里的环境和气候,有时候天冷室外园区的水池里结了薄冰,这家伙自己玩得可美了。

       来看熊猫也是有门道的,时机选得不对,赶上大熊猫吃饱了躺在树丛里睡觉,那就什么都看不到了。段美玲告诉记者,一般早班饲养员早晨7点左右就要到馆为大熊猫准备早饭,两只大熊猫每天要吃掉150公斤左右的竹子,这些竹子都是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空运过来的,两天空运一次,饲养员需要把这些空运来的竹子清洗干净,再喷上清水提升口感。

等着窝头入口的“胖哒君”

等着窝头入口的“胖达君”

大熊猫也吃窝头

  虽然看熊猫的门票很亲民,但是国宝的待遇可是一点不差。拿熊猫馆的工作区域来说,只有饲养员才能进,像白天饲养员进出比较频繁的时段,基本上每两个小时就要进行一次消毒,甚至连馆里的垃圾桶,进出都要消毒。

  “竹子、竹笋都是零食,真正有营养的是大熊猫的特制窝头。”饲养员告诉记者,大熊猫的特制窝头是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发过来的营养配方,人吃都可以,基本上大熊猫98%的营养都靠这个窝头来提供。

  除了喂食,像“乐水”这种租借在外的大熊猫每个月都要验一次血,饲养员除了喂食,还要监控大熊猫的排便量。

  “乐水”虽然是个“男”熊猫,但是吃起东西来格外仔细。拿竹子来说,“乐水”会用嘴把一支竹子上的竹叶全部捋到嘴角,然后用爪子拿着细嚼慢咽。

  “看熊猫的话,早晨、中午来会比较好。”段美玲说,早晨8点左右熊猫会进食一次,中午11点还会加个餐,吃个苹果和特制的营养窝头,一般喂食前后的熊猫都特别有精神。

  最近,熊猫馆的另一只雌性熊猫“贝贝”到了发情期,对于声音和光线特别敏感,不适合展出,所以这段时间熊猫馆的“门面”,全靠“乐水”来支撑。

段美玲和熊猫“乐水”

段美玲和熊猫“乐水”

“熊猫把我们当家人了”

  段美玲是熊猫馆的副组长,青岛农大动物护理专业的研究生,两只大熊猫一共有10个人的团队负责护理,熊猫馆24小时都有人值班。

  自从2014年大熊猫来青岛,段美玲就一直负责两只熊猫的护理工作,对于两只熊猫也有了感情,对“乐水”和“贝贝”的脾气也相当了解。

  “‘乐水’最近在闹脾气。”段美玲说,“乐水”的岁数大了,现在饲养员开始用竹子逐步代替它原来吃的竹笋,口味不一样,“乐水”自然有点小脾气。

  “熊猫把我们当家人了。”段美玲说,两年的时间大熊猫跟饲养员已经非常熟了,像游客要是逗熊猫,发出什么声响,“乐水”便会停顿一下,那其实是它受惊的表现,对于饲养员来说就不会,一点防备心都没有,该吃吃该睡睡。

段美玲在回收熊猫不吃的剩竹子,口感不佳的竹子,熊猫全部会剩下来,留给饲养员打扫。

段美玲在回收熊猫不吃的剩竹子。口感不佳的竹子,熊猫全部会剩下来,留给饲养员打扫。

早晨8点,“乐水”第一顿饭开始了。

早晨8点,“乐水”的第一顿饭开始了。

吃饱之后,难得活动下。

吃饱之后,难得活动下。

刚吃完没多久,“乐水”就开始趴在墙根,向饲养员要吃的。

刚吃完没多久,“乐水”就开始趴在墙根,向饲养员要吃的。

每天中午俩苹果,对于“乐水”来说,就是一份期待。

每天中午俩苹果,对于“乐水”来说,就是一份期待。

每到喂食的时候,也是游客最多的时候。

每到喂食的时候,也是游客最多的时候。

熊猫的护理非常严格,工作区域不仅不对外开放,连拍摄都是不允许的。

熊猫的护理非常严格,工作区域不仅不对外开放,连拍摄都是不允许的。

营养窝头和苹果每天都是定量的,但竹子和竹笋管够,保证让“乐水”吃饱。

营养窝头和苹果每天都是定量的,但竹子和竹笋管够,保证让“乐水”吃饱。

收藏
下载客户端

苹果IOS

安卓

iPanda熊猫频道官方APP

iPanda熊猫频道微信公众号

iPanda熊猫频道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