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江”监测巡护实录(三)——冒险

来源: 央视网熊猫频道 时间:2018年04月24日 15:54 字号: A A+

  2018年4月13日  大雨转阴
 
  山里的夜雨越下越凉,巡山队员们裹紧睡袋靠近对方,在这敞开的“帐篷”中储藏所剩不多的温度。

  外面的雨渐渐停了下来,我挣扎着起了床,跑到小河边洗脸,手刚伸到水里就缩了回来,如果说第一天的水是清凉,第二天的水是微凉,那么第三天完完全全可以称得上刺骨了,没办法,咬牙继续吧。洗完脸,冻到我怀疑人生。
 

(早起洗漱/吴振宇 摄)

(早起洗漱/吴振宇 摄)

  由于下雨的原因,昨日的行程已经耽搁,看天气也不确定明天还会不会下雨。监测巡护队员决定冒险一次——趁今天雨停之后的时间去跑最近的一条线。毕竟时间越来越紧,我们带的食物也有限。

  我们今日的目的地是位于海拔2280米的竹泥沱沟梁,上面布有两台红外相机。简单分配任务,做好进山准备,向导们也把今天的“早午饭”准备好了,何主任叮嘱我多吃点,下午会非常消耗体力,巩得红也把他碗中的一大块肉夹到我的碗里,告诉我多储存点体力。

(队员自制筷子/吴振宇 摄)

(队员自制筷子/吴振宇 摄)

  “早午饭”结束后便意味着即将出发,队员们带上相机、GPS、监测巡护表格等,最后一定要绑上绑腿,这是对蚂蟥、蛇、虫最直接的阻隔方式,也可以防止木头、植物等刺到腿部。
 

(帮助队员系绑腿/吴振宇 摄)

(帮助队员系绑腿/吴振宇 摄)

  出发没多久便遇到一条河,今日的河比前天凶狠了许多,湍急的水流像是在宣示着它的威严,没有独木桥,只能从一个个石头尖子上跳过去,队员们抓起河边的沙子和碎土洒在石头上,一个个的跳了过去,先过去的队友会在岸边等候,直到最后一个人安全到达。

  气候、海拔、温度等因素都会决定动植物的分布不同,到达海拔1834米时,队员做了第一次记录,生境发生变化,开始逐渐看到竹子。继续往上没多久接连发现了连香树、黄杨树等珍稀植物,而且竹林也越来越密。而竹子的出现就意味着我们离大熊猫越来越近。

  在我幻想有没有机会偶遇大熊猫时,在我前面的监测巡护队员王钧亮蹲了下来,拿着小树枝对着一堆动物粪便拨弄起来,看的饶有兴致,我也好奇的跟了过去,王钧亮告诉我:“这形状是猫科动物的粪便,粪便里面有老鼠的毛,应该金猫或者豹猫。其实我们的监测巡护不仅仅是一个取相机的过程,而是在这个过程中,对动物的粪便点、食迹等以及植物生长状况的记录也是非常重要的,能为科研等做好数据上的积累。”
 

(猫科动物的粪便/王钧亮 摄)

(猫科动物的粪便/王钧亮 摄)

  竹林越来越密,我们也迎来了今日的第一个挑战——在稠密的竹林中攀爬接近80度的坡。稠密的竹子对我们来说是好事也是坏事,竹子可以让我们在攀爬时能有东西可抓,稳住身体防止滑落;但稠密同样也使我们必须弯腰前行,同时也会被拦住去路。大约400米的距离,整整用了20分钟。好在刚爬上去便看到了第一台红外相机,心里有了些安慰。队员们迅速的取卡换电池,做好调试便再次出发。
 

(取红外相机/王钧亮 摄)

(取红外相机/王钧亮 摄)

  接下来的目标是第二个红外相机,依旧是这样的坡度和这样的竹子。

  “到达下一个点大概有多久?”

  “十分钟就到了。”

  我再次选择了相信,跟着队员们的脚印往上爬。由于竹林太密,且我攀爬速度稍慢,渐渐地就看不到前面的队员了。由于刚下过雨,竹林中湿滑,在攀爬过程中脚一滑,加上抓的竹子断了,我猛地就滑了下去,滑了几米之后一把抓住旁边的竹子才停了下来,后面的向导也赶紧过来抓住我,幸运的是避免了滑下去的危险,不幸的是腰扭伤了。缓了一会后,继续前进,不知道过了几个十分钟才爬到第二个红外相机所在的位置——竹泥沱沟梁顶,而在旁边就有一颗近百年的红豆杉。
 

(红外相机拍摄到的金丝猴)

(红外相机拍摄到的金丝猴)

  取完第二台相机并不是意味着今天的工作就结束了,我们需要继续沿着竹泥沱沟梁一直走,去寻找记录动物生活过的痕迹。这里的山梁最窄的地方仅够一个人站着,最宽的地方也就仅仅够3-4个人站着,旁边就是悬崖,在这种地方行走,始终让我觉得是在走钢索。但队员们只要发现动物痕迹,不管在什么地方,都会停下来拍照并进行相应的记录,他们早已习以为常,这就是他们的工作,这就是他们的日常。
 

(两边都是悬崖的山梁/雷光祺 摄)

(两边都是悬崖的山梁/雷光祺 摄)

  山梁走完,开始下山。向导告诉我从前面下去就是我们的大本营了,走到了向导口中的“前面”,往下一看,我就震惊了!大约1000米长,80度左右的坡,更刺激的是连竹子这种可以抓的都没有,而且落叶很厚,非常容易滑!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往下走,跟在向导后面一步一步小心翼翼,而队员们则轻车熟路,拄着棍子侧着身很快地往下走。

  在下坡的过程中,我再次意外滑落,一把抓住身边的小树,腿扣紧旁边的朽木才勉强稳住,身边队员雷光祺赶快爬过来抓住我,和向导把我向上拉,稳住的我望着坡下面,呆了几分钟,如果没有队友们的及时帮忙,滑下去可能非死即伤吧。
 

(我们下山的路/吴振宇 摄)

(我们下山的路/吴振宇 摄)

  之后的每一步我都走得异常小心,一路抓住任何能抓住的东西,缓慢的往下下,无数次的脚没踩稳,滑倒,爬起来,好在没有刚才那种大幅度的下滑。

  最惊险的不止于此,在我们下坡的过程中一块大石头从山坡上滑了下来,朝着向导宋清平头顶滚去,上面的人一发现就赶紧向下喊了一声,大家赶紧四处散开,宋清平旁边的队员把他一把拉过,石头从宋清平左边20公分处落下去,众人终于舒了一口气。如果被落石砸中,很有可能就会丧命于此。

  回到营地,何主任挨个问情况如何,在都确认安全之后便转身招呼大家去吃饭。转身的时候,随口带了一句“放心了”。直到事后才知道为什么说了这么一句,因为日常走这条线大约4点多就能回来,而我们今天5点多才回来,晚了一个小时,让在山下等候的队员十分担心,只有所有人都安全回来才能让他们放下那颗悬着的心。
 

(回到营地之后的我/何礼文 摄)

(回到营地之后的我/何礼文 摄)

  入夜,劳累了一整天的队员们都早早睡去。阵阵鼾声和河水的咆哮混合在一起,这就是这片山林中最幸福的乐章。

收藏
下载客户端

苹果IOS

安卓

iPanda熊猫频道官方APP

iPanda熊猫频道微信公众号

iPanda熊猫频道官方微博

860010-115901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