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妈妈”侯蓉:用“匠心”守护“国宝”20年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时间:2019年09月16日 11:25 字号: A A+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位于成都北郊,是一处与杜甫草堂、武侯祠、金沙遗址齐名的所在,去年,来到这里观看大熊猫的国内外游客超过了750万,游客们在欣赏憨态可掬的国宝时很难想到,在这背后是侯蓉和她的团队20多年坚持不懈的科研工作。 


         “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研究中心主任侯蓉总结起工匠精神十分精炼,但是谈起20余年的大熊猫繁育研究工作,她好像有说不完的话,研究中心创建时的艰苦奋斗,探索大熊猫生理规律时的反复研究,解决大熊猫疾病问题时的夜以继日……在侯蓉眼里,做好这些工作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要耐得住寂寞,更要有“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研究中心创建之初,面临缺人、缺乏后勤保障,缺乏学术领路人等等困境。当时侯蓉的“团队”只有包括她在内的两名技术人员和一名工人,没有学术领路人,没有实验室,整个基地也仅仅只有一台电脑,而事情却千头万绪。刚刚研究生毕业两年的侯蓉,手绘了实验室改造方案,自己设计实验台,选材料,实验室无菌间的地板也是她自己一寸一寸反复擦洗出来的。面对没有公交,单位无车的交通和后勤保障困境,为了筹建实验室她长期搭乘三轮车进城,有时为了到城里送样本,侯蓉要骑自行车往返,晚上回到家累得动都动不了。  

        与硬件条件的艰苦相比,科研方面的难题是更大的挑战。上世纪90年代,当时的人工圈养大熊猫有三个难题:发情难、配种难、幼仔存活难。当时刚刚参加工作的侯蓉凭着一股年轻的干劲接下这挑战,一干就是十多年。“其实我们回过头去看‘三难’问题,会发现有的时候并不是动物本身的问题,而是我们的工作没有做到位,对动物的基本规律没有了解清楚。”侯蓉拿大熊猫发情难的问题作了举例,并不是大熊猫本身的发情困难,而是过去采用了不合理的饲养管理方式,导致了大熊猫的健康出了问题,出现了发情困难的状况。

        侯蓉所说的大熊猫健康问题是指一种消化道疾病导致的“营养不良综合症”,这曾经是威胁圈养大熊猫最为严重的疾病,表现为所有圈养大熊猫均出现频繁排粘液便现象,频率可高达39次/年,发病率高达15%。患病个体发育停滞,丧失繁殖能力,反复慢性腹泻,早期夭折,2000年以前大熊猫年均死亡率高达10-12%。

        对此,研究人员很长一段时间都找不到引起大熊猫腹泻的病原菌或病毒,一般的治疗方法效果也不显著,然而一个偶然的案例启发了侯蓉,一只按照协议送往日本的大熊猫也出现了慢性腹泻,当时的工作人员采取了减少喂食精料的方法,结果发现腹泻的症状开始好转。

        “慢性腹泻会不会与传统的饲养方式有关?“为了证实这一猜想,侯蓉带领着团队查阅了过去4年来所有的大熊猫饲养记录,主要分析了饲料的营养成分变化与大熊猫排黏液便的关系,200多万个数据,甚至当时的电脑都曾崩溃过。结果发现人工饲养中精料的数量和蛋白质的总量的增加是导致大熊猫排黏液便的重要原因。

        由此侯蓉大胆提出改变延续了几十年的传统“高精料低竹子”的饲养方式,建立大熊猫“高竹类低精料”饲养方式,采用颠覆传统的饲养方式后,大熊猫的健康状态得到显著改善,粘液便的发生频率极显著下降,再无新增“营养不良综合症”病例出现,解决了严重危害大熊猫健康的与频繁排粘液便的问题,给大熊猫繁育打下了良好的健康基础。“到现在为止,在改进了大熊猫的饲养方式之后,特别是改进了营养策略以后,我们现在百分之九十的育龄期的大熊猫都能正常发情。”侯蓉说。 

        如今,侯蓉及其团队的多项科研成果已经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基地的大熊猫数量已经达到202只。不仅如此,许多科研成果目前还推广应用到了绿尾虹雉、小熊猫、华南虎、斑鳖等其它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保护上。特别是小熊猫,通过圈养大熊猫繁殖育幼技术在小熊猫上的成熟运用,熊猫基地圈养小熊猫种群数已达129只,建成了全球最大的人工圈养小熊猫种群。   

        “不能让研究仅仅停留到争取项目、发表论文、追逐研究热点上。必须始终清醒认识到开展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研究的重要性,始终坚持问题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最终目标。”侯蓉在工作中始终保持着清醒的态度。她鼓励科技人员要耐得住寂寞,真正做出能切实促进保护的研究成果,目前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70%以上得到转化应用。正因为秉持这种理念,她在保护大熊猫的路上,一走就是20多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佟明彪)

收藏
下载客户端

苹果IOS

安卓

iPanda熊猫频道官方APP

iPanda熊猫频道微信公众号

iPanda熊猫频道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