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熊猫不了情

来源: 新华网 时间:2020年12月02日 17:28 字号: A A+

        很少有熊猫能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身在澳门的熊猫“开开”却幸运地有此殊荣。

        2014年11月,澳门特区政府发布了《二〇一四年财政年度政府工作总结》,在总结中有这样的话:“民政总署一如既往严格执行各项工作,并保持与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紧密联系,让‘开开’继续在澳门健康成长。”

        有此殊荣,缘于“开开”不平凡的身世。

        2010年12月18日,作为中央政府赠送给澳门特区的礼物,“开开”告别家乡四川成都大熊猫基地,搭乘包机,飞越迢迢关山,来到澳门。与它一道同来的还有“心心”。它们落地后,由特区警察护送至石排湾郊野公园大熊猫馆。

        熊猫给澳门人带来快乐,澳门人倾情拥抱熊猫。澳门熊猫馆三个月试运营期间,逾11万人参观。“开开”“心心”的名字则是澳门通过公众投票的方式选出来的。

        不幸的是,2014年6月22日,“心心”因肾衰竭而去世。当日深夜,澳门特区民政总署召开紧急记者会,发布了“心心”去世的消息。这一消息,几乎成为第二天澳门所有报纸的头条。

        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家世显赫只是因素之一,顺应民众的喜乐是另一个重要的因素。

        在澳门人眼中,憨态可掬的“开开”与“心心”是惹人怜爱的全民宝贝,也充当了国家认同的符号。

        澳门的NGO组织“好公民家族”在2011年8月出版的一期《好公民家族通讯》中写道,“这一对黑白宝贝的到来使全澳市民都为之雀跃”。该组织顺势举办了“齐来变身大熊猫”活动,参赛者由三岁至十岁儿童组成,他们用活动组织者提供的黑、白色胶袋、贺年用品、文具等各色物品,来扮演熊猫。在活动参加者的欢声笑语中,“国宝”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

        这对“黑白宝贝”,也是澳门特区政府进行公民教育的生动教材。

        在柯邦迪前地,有民政总署设立的“公民教育资讯廊”。这是一座半圆形的精巧小屋,记者推门进去,有些惊讶地发现,其公民教育的主题,竟是“我爱大熊猫”。看罢展览,豁然醒悟:通过大熊猫,介绍中国的山河,宣讲环保的理念,谁曰不宜?

        在回归15周年前夕澳门日趋浓烈的庆祝氛围中,也闪动着大熊猫可爱的身影。

        澳门的学生们也相当喜欢大熊猫,并以它们为主题进行了绘画。

        由三位澳门学者余振、娄胜华、陈卓华对澳门中学生政治态度所做的跟踪调查显示,回归以来,澳门中学生对于身为澳门人与中国人的自豪感高达七成,比1999年有明显的提升。他们分析认为,这与近年中国迅速崛起、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等因素有关,也与澳门特区政府成功的爱国爱澳教育有关。

        作为公民教育的“参与者”和“独门秘器”,“开开”“心心”无疑也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

        采访期间,记者曾慕名前往澳门石排湾郊野公园熊猫馆探访“开开”。时值中午,刮着3-4级的北风。在熊猫馆花木纷披的室外活动场,“开开”正在荔枝树下惬意地呼呼大睡,只有定睛细看,才能看到它肚子的微微起伏。在它身边,一枝盛放的红色山茶花在风中轻轻摇曳。

        几十米开外,二三十个儿童在老师的带领下,正喧闹着离开。他们刚刚玩过大熊猫填色游戏。这是澳门熊猫馆专门为儿童开设的培养动手能力的活动项目,经过孩子们小手填色的熊猫名牌、熊猫小布袋、彩绘熊猫杯垫等物件,妙趣天成,五彩斑斓。(记者 张修智)

收藏
下载客户端

苹果IOS

安卓

iPanda熊猫频道官方APP

iPanda熊猫频道微信公众号

iPanda熊猫频道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