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010-6890 0670
cctv.bilrary@staff.com
国家林草局近日发布消息,我国大熊猫野外种群总量,已从上世纪80年代的约1100只,增长到近1900只,全球圈养数量达到728只,实现了大熊猫栖息地保护面积和野外种群数量“双增长”。
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也深受世界人民喜爱。而成都正是大熊猫的重要栖息地,在野生大熊猫栖息地保护方面,按照第四次大熊猫普查数据,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常年活动有野生大熊猫73只,占国家公园野生大熊猫数量的4%。
依托国家公园的设立,成都有哪些行之有效的大熊猫保护工作?又是如何以大熊猫“伞护”其他珍稀野生动植物?
让“孤岛”连接成片
首批人工修复已完成验收
2021年10月,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式设立。其中,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涉及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大邑县 4个县(市) 。
设立之初,大熊猫国家公园面临最严峻的问题在于:大熊猫栖息地破碎化严重。为了将一个个“孤岛”连接起来,就需要构建完整的大熊猫栖息地生态廊道。
在此过程中,大熊猫栖息地修复是关键一环。目前成都片区大熊猫栖息地修复按照自然修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原则开展工作。就在去年,成都片区进行了首次人工修复栖息地,在都江堰长河坝、大邑火石溪、崇州巴栗坪等点位进行施工建设,并在12月前完成验收。
目前,人工修复主要是针对部分重点生态脆弱区,采用封育、造林、低效林改造、林种更新等方式来改善大熊猫栖息地内土地裸露、植被破坏、高密度人工纯林、森林退化等问题。
“对于整个大熊猫栖息地修复工作来说起到的是穿针引线、重点修补的作用。”成都熊猫分局相关负责人说,未来还将继续以人工修复带动生态系统自然修复,并考虑适度结合生态景观效果,恰当融入社区协调发展、自然教育、生态体验等工作需求,促进大熊猫栖息地质量提升、保障生态系统健康稳定、促进可持续利用与价值实现。
让科研助力保护
推进生态智能监测网络体系建设
大熊猫雪地撒欢、雪豹深山出行、羚牛岸边饮水……近年来,生活在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的珍稀野生动植物频频与生活在市区的市民朋友们发来“视频连线”。
这得益于布设在成都片区的红外相机捕捉下动物的踪迹,今年还通过自组网技术,安装了一批可以实时传输红外触发图像数据的智能红外相机。这些相机还扩展了红外传感器、温湿度气压、空气质量、海拔经纬度等传感器,能采集多种环境信息。同时,为减少人为干扰,还将实施电子围栏,开展靶向短信试点,实现核心保护区进入短信提醒等功能。
科研助力大熊猫保护纵深推进。成都片区还在野生大熊猫疫源疫病监测、野生动物救护能力提升、野生大熊猫DNA遗传资源库建立、人工低效林改造等多个领域开展7项科研项目。
项目的推进需要科研队伍的支撑。对于成都片区而言,将继续深化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等高校及科研机构长效合作机制。
具体在哪些方面展开合作?记者了解到,成都片区将长期联合开展大熊猫保护、大熊猫栖息地恢复及调查监测、生物多样性研究、疫源疫病监测等方面的研究。
让保护深入人心
设置近千个生态公益岗位
位于大熊猫国家公园中间地带的成都片区,面临着地势起伏较大,巡护人手配置不足等问题。从外招聘巡护人员,对地势不熟;从内抽调经验熟手,难免分身乏术。
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给出了解决办法:动员当地居民变“守护者”。2022年、2023年先后为成都片区内的社区居民提供322个、600个生态管护公益岗位,聘请当地居民参与巡护监测、集体资源生态管护、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森林防火、保护宣传引导等公益性工作。
开展“公民科学家”“熊猫秘境探索”等系列自然教育活动;对接成都市博物馆、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成都市植物园、成都市动物园等城市馆园,共同策划举办公众活动……同时,吸引市民走进成都片区生态体验场所,强化生态保护意识。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成都熊猫分局持续深化野生动物肇事补偿机制,为区域内6万余名居民购买了野生动物肇事补偿保险,定期开展野生动物致害预警监测并实时向社区发布预警信息,及时指导原住民对野生动物致害开展理赔,进一步增强原住民参与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的归属感、获得感。(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李菲菲 供图 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管理分局)